劇情簡介
《戰爭與和平》(英語: War and Peace)是根據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經典著作《戰爭與和平》改編而成的多集電影。導演和編劇都是謝爾蓋·邦達爾丘克,主演柳德米拉·薩維里耶娃、謝爾蓋 ·邦達爾丘克、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本片分為四部,在1965年至1967年間陸續上映。
該片主軸是“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描述了1805年至1820年發生在俄國的重大事件,例如:奧斯特利茨戰役、博羅季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該片繼承原著的大部分內容,如“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爾、娜塔莎等人,再現了俄國當年社會的風貌。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娜塔莎 | 柳德米拉·薩維里耶娃 | 丁建華 | ---- |
皮埃爾 |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 | 喬榛 | ---- |
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 | 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 | 楊成純 | ---- |
俄國元帥庫圖佐夫 | Boris Zakhava | 畢克 | ---- |
安德烈父親尼古拉 | Anatoli Ktorov | 尚華 | ---- |
安德烈妻子麗莎 | 安娜絲塔西婭·維汀斯卡婭 | 程曉樺 | ---- |
安德烈妹妹瑪利亞 | Antonina Shuranova | 王建新 | ---- |
羅斯托夫伯爵 | Oleg Tabakov | 於鼎 | 娜塔莎父親 |
道洛霍夫 | 奧列格·塔巴科夫 | 童自榮 | ---- |
巴格拉季昂將軍 | Giuli Chokhonelidze | 戴學廬 | ---- |
娜塔莎母親季什卡 | Kira Golovko | 趙慎之 | ---- |
娜塔莎叔父 | Aleksandr Borisov | 伍經緯 | ---- |
旁白 | ---- | 孫道臨 | ---- |
Hélène Bezukhova | Irina Skobtseva | 劉廣寧 | 皮埃爾妻子 |
瓦西里·傑尼索夫 | ---- | 施融 | ---- |
職員表
原著 | 列夫·托爾斯泰 |
導演 |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 |
副導演(助理) | Vladimir Dostal |
編劇 |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Vasili Solovyov |
攝影 | Yu-Lan Chen、Anatoli Petritsky、Aleksandr Shelenkov |
配樂 | Vyacheslav Ovchinnikov |
剪輯 | Tatyana Likhachyova |
藝術指導 | Mikhail Bogdanov、Aleksandr Dikhtyar、Said Menyalshchikov、Gennadi Myasnikov |
服裝設計 | Vladimir Burmeister、Nadezhda Buzina、Mikhail Chikovani、V. Vavra |
布景師 | Georgi Koshelev、V. Uvarov |
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耗時五年,據稱耗資5億6000萬美元(當時的價錢)的宏偉巨製,試圖極其忠實地複製托爾斯泰的長篇巨著。戰爭戲和舞會戲非常出色,但整體水準參差不齊。影片長達六個半小時,在蘇聯電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56年的美國版雖然比這部短,但也有208分鐘,有奧黛麗·赫本、亨利·方達等主演,也是以戰爭場面取勝。1973年英國BBC推出750分鐘的電視版。
影片拍攝耗資高達5億6000萬美元,堪稱影史上最昂貴的影片。
影片拍攝得到了蘇聯軍方的大力協助,甚至軍方試圖讓片中兵力儘量與實際戰役的參戰人數基本相同。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為動用臨時演員最多的影片之一,超過本片的只有1982年的《甘地傳》,參加該片拍攝的臨時演員多達30萬人。
1981年3月,本片在墨西哥電視一台和二台首次播出,創下了電視台播放最長影片的金氏世界紀錄。
1958年,好萊塢製片人麥可·托德(Michael Todd)訪問莫斯科,他曾提議聯合拍攝本片,但遭到蘇聯政府的拒絕。
獲獎記錄
年份 | 獎項 | 是否得獎 | 備註 |
1959 | 第4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 獲獎 | |
1967 | 1967年坎城電影節 | 提名 | |
1968 | 國家評論協會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
第26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
1969 | 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
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 | 提名 | ||
1970 | 第2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布景設計 | 提名 |
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第一集到第四集:
1966年3月14日(蘇聯)1966年7月20日(蘇聯)
1967年7月21日(蘇聯)
1967年11月4日(蘇聯)
發行商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中國大陸)
影片評價
1.影片史上最昂貴的影片
1968年前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是影史上最昂貴的影片,5億6000萬美元的投資 ,即使到了21世紀,許多美國大片還是望塵莫及。
好萊塢版的《戰爭與和平》,好像鐵了心要把托爾斯泰的名著拍成一部愛情電影,丁香花一樣美麗的奧黛麗·赫本,被壓縮得幾乎只剩下一條愛情主線的劇情……沒辦法,讓美國人去感受俄羅斯的歷史,是深刻不起來的。
而前蘇聯版,其宏大的場面,史詩般的鏡頭語言,讓觀者無不清晰地看到俄國人自身對本國歷史的切膚感受。
不知有沒有受之前美國人的影響,前蘇聯版的女主角柳德米拉·米哈伊諾芙娜·薩維里耶娃像極了奧黛麗·赫本,除了帶點本民族氣質,身材更豐滿一些,一樣的高挑美麗、一樣的清純活潑,表情、動作也有些相似。不過,這並不影響她演技的發揮。《戰爭與和平》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薩維里耶娃更是一躍成為全世界知名的蘇聯演員。
在那個年代,前蘇聯電影居然得到了那些充滿傲慢與偏見的美國奧斯卡評審們的青睞,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拍到了讓人無話可說的地步。 (引自11pk影院)
2.美版與蘇版的評述
很多年以前,高中時,看完了《戰爭與和平》,和一位好友談起書中的人物。他是男生,最愛的人物是娜塔莎。而我,愛的當然是安德烈公爵。
安德烈公爵不可愛。他說。
公爵的確算不上一個可愛的人物。他太完美,太理性,太深刻,太高貴,太冷傲,其實他也根本沒必要成為一個可愛的人物。他甚至不完全是個人,他是思想,是質問,是象徵,是托爾斯泰創造出來的一個俄羅斯知識分子的代表。
但這並不妨礙我愛他。愛一個人,一個根本不存在的虛幻的人,常常和現實生活無涉。只表示一種認同,或者,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追求的某種理想人格的影子。
想起這件事,是因為前些天整理書,又看到了《戰爭與和平》,兩部,81年高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版和89年劉遼逸譯人民文學出版社版。都是二十年前的版本了,已經很難看得到了吧?只翻看了一下,就進入了當年讀這本書時的沉迷與震撼。很想再讀一遍,又覺得太費時,於是就想到了看電影這個偷懶的辦法。從迅雷上下載了電影,卻是1956年美國赫本、亨利·方達版的,看了。男女主角都很美,養眼。但總覺得電影缺少了點兒什麼。於是,又用電驢下載了1968年邦達爾丘克的電影。看看這部196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著名影片。
兩相比較,高下立判。
從人物的造型上來說,也許美國版的亨利·方達更帥,赫本的娜塔莎也夠漂亮,但美國人太愛他們的明星了,給了赫本太多時間,將一部氣勢恢弘的名著改編成了一個愛情故事。這個愛情故事,去掉了太多歷史背景,太多深沉的思考,太多戰爭場面,讓幾個主要人物尤其是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的性格發展都沒有了根基,來得有些莫名其妙。這一方面,除了電影時間短,容量有限外,我總覺得,天性樂觀的美國人,在理解那種既深沉又敏感,既理性又感性的俄羅斯性格方面,恐怕是有些障礙的。
安德烈公爵心靈的發展史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他一開始雄心勃勃,注重功名,而且十分理性,甚至認為人不必要為了信仰而戰。但當他奔赴戰場,目睹了死亡之後,奧斯特里齊寧靜、廣闊的天空卻給了他非理性的“天啟”,讓他頓悟般地感覺到了生命的虛無,轉變了思想。後來大橡樹的枯榮給予他的,也是類似的啟示。這一體現安德烈靈魂轉變的重要情節,在邦達爾丘克那裡表現的很充分,在美國版里根本沒有。還有娜塔莎,安德烈公爵離開後的一年中,因思念而倍感空虛與無聊,是她被安納托利吸引的重要原因,沒有了這個原因,娜塔莎的私奔就顯得有些突兀。當然,“活潑的生命是不會犯錯誤的”,娜塔莎的純真並沒有因為私奔而變醜。
但娜塔莎是不適合安德烈的。他們之間自以為存在的愛情,其實都是一種錯覺。安德烈想用娜塔莎活潑的生命力來驅趕自己內心的虛無感,但當娜塔莎答應了他的求婚後,他內心卻滿是疑慮。“此刻,安德烈心中,對娜塔莎的激情消失了……追求和希望失去了原有的神秘的魅力,只留下對娜塔莎幼稚和軟弱的憐憫”。邦達爾丘克的電影裡,安德烈臉上迷茫而嚴肅的表情,很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在愛情這樣應該感性的時刻,他心中卻全是理性,並在這理性里認清了自己。很多年來,每想到安德烈這個人物,我總想,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女人適合安德烈。每個女人到了他那兒,都會成為另一個麗莎。安德烈不是用來生活的。小說最後,娜塔莎和皮埃爾結了婚,有了幾個孩子,終日沉浸在忙碌而快樂的家庭生活中。皮埃爾可以,但你能想像,安德烈公爵會過這樣的生活嗎?
50年代的亨利·方達、赫本,很年輕,很漂亮,但正象從美國版的電影中看不到俄羅斯廣闊的社會背景一樣,他們的氣質中,也沒有多少俄羅斯韻味。這一點,只要和邦達爾丘克版的安德烈和娜塔莎一比較,就一目了然。當然,也許美國人想拍的,只是一部好看的愛情故事。那就無需比較。
皮埃爾是另一位主人公。他和安德烈性格不同,生活經歷不同,但他和安德烈一樣,對人生和社會有很多思考,所以,看起來如此不同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好朋友。因為他們本質上是相同的。不過皮埃爾更世俗,更生活罷了。
除了主人公,兩部電影人物反差很大的,還有安德烈的父親,老保爾康斯基。這是個很多人都不喜歡的角色。他是個標準的大男子主義者,嚴重看不起女人,認為女人天生不可理喻,孱弱懵懂,沒有思想,能吸引男人的只有外表。他跟安德烈談到麗莎,很有意思:很難對付是不是?沒辦法,女人都這樣……誰叫她那么漂亮呢。這樣的一個人物,在兩部電影裡形象相差很大。美國版里,是肥胖的俄羅斯農民形象。而在邦達爾丘克那裡,則是戴著一頭時髦假髮的瘦削貴族,讓人很容易就想到了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貴族——了解俄羅斯歷史的人,一定會認同這樣的形象。
按說,沒有理由喜歡這樣的人,但很奇怪,我喜歡。原因自己也不明白。此外,我覺得安德烈從某種程度上說,和他父親很象。
喜歡的人物,還有庫圖佐夫。這個人物,在兩部電影裡的形象差不多。表面上,總是一幅渾渾噩噩,昏昏沉沉的樣子。甚至在打仗前,別人都在忙碌著奔跑、偵察,他卻連開軍事會議時都在睡覺。他好象沒有任何行動,但實際上,他對一切,當時的處境,敵我的形勢,甚至未來的可能,都洞若觀火,所以,他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的決策,成為了民族英雄。這個人物,倒讓我想起了老子的那句話,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拿破崙的幾十萬大軍,就在這樣的大智若愚面前,滾滾而來,又黯然潰去。托爾斯泰是在用戰爭表達他認為的西方文明在俄羅斯的命運嗎?
這是一部製作精緻、構思嚴謹的巨片。場面壯闊,氣勢磅礴,繼承了前蘇聯在拍攝歷史題材影片方面的傳統,完美地融托爾斯泰原著精神於其中,再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影片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來、彼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